文案:
【友情提醒】
1、现实主义群戏,日常流水账,1970开始。
2、地域:上海,会出现部分方言台词,有翻译和注释。
3、本文所有引用化用到的近现代真实历史事件及人物,均来自相关回忆录及网络资料,不作一一注解。
【文案】
一群70后的成长故事。
一条弄堂,两户人家,四代女人,五十年芳华,半个世纪。
“你知道吗?万春街才是上海的灵魂。”
万春街的日与夜,你和我的春与秋。
*
文案中“万春街是上海的灵魂”出自著名作家兼画家郁俊先生之言。
*
内容标签:正剧,现代,年代
主角:陈斯江,陈斯南
配角:男女老少
其它:种田文上海知青70后
一句话简介:青梅竹马流水账
立意:人生是花,而爱是花蜜(雨果)
*
简评:
本文是描绘70后成长故事的年代文,背景设定在上海的一条弄堂——万春街,通过两户人家的生活起伏,将70年代整个国家、社会发展的大潮浓缩其中,让读者身临其境,展现了四代女性的生活变迁和情感纠葛。
我们能看到支边带来的亲人分离,看到严打失当给一家人造成的创伤,尽管极其令人讨厌的婶婶也在严打中被捕,但并不会觉得畅快,法治才能有安全感。也能看到改革开放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和个人前程。时代的滚滚洪流,落到个体身上,都是悲欢离合。
以70后两个女生陈斯江、陈斯南的出生、成长为中心,延伸到她们支边的父母,裹小脚的奶奶外婆,知青返程后当个体户的大舅舅,高考恢复后成为大学生的小舅舅,以及为了父母遗产勾心斗角的叔叔婶婶们。不论你是否认同他们的行为,他们都是鲜活的、就在每个人身边的人物。
最佩服大舅舅顾东文,为了喜欢的女孩,毅然去云南当知青,爱人被侮辱生下孩子,他不离不弃,爱人被害,他找出凶手绳之于法。他有勇有谋有领导力,团结知青,为返城和上级谈判,取得了成功。回到上海后,他当起个体户,开饭店、卖服装,改善家人生活。他有开放的心态,给了孩子、外甥女很好的成长环境。生病不治,他告别老母亲返回云南。这是一个有责任、有智慧、能行动的男人,可能只存在书中。
相反,妈妈顾西美就是一个控制欲强、擅自篡改女儿志愿的家长,现实中很多,不受欢迎,但真实存在。
纵观全文,本作也算是年代文中优秀的作品,值得一读。
文件下载:
《上海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往事》(精校版全本).rar
|